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湖南湘江新区:全力构筑人才高地

   【编者按】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自2015年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湖南湘江新区紧紧围绕“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在探索中前行,在改革中成长,在创新中奋进,走出了一条内陆省份建设国家级新区的创新之路。

  本网从今天起推出“湖南湘江新区开发建设纪实系列报道”,从新区项目建设、政务改革、人才引进、金融产业等方面入手,全面展现这座国家级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轨迹。

  在湖南湘江新区今年获批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不到一个月,2016年5月30日,中国最大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猪八戒网”即选择入驻湖南湘江新区——这成为湖南湘江新区抢占人才制高点、全方位释放创新创业活力的一大缩影。

  获批以来,湖南湘江新区着眼于用好用活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做优做强“双创”核心引擎,吸纳高端人才、高端资源加速向新区集聚。

  改革创新,抢占人才制高点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人才是促进地区、企业发展的关键。只有抢占人才制高点,才能全方位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湖南湘江新区天生对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湖南湘江新区总体方案》指出:“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科技型、管理型人才”。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湖南湘江新区加快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授权新区创新人才考录、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可在我省人才引进有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倾斜力度。”

  作为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和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如何发挥政策应有的效果,充分实现引才、留才、富才的目的,更是需要着重思量的问题。

  “改革创新是国家级新区最鲜明的特质和不竭的动力,无论是在优化人才环境、创新人才机制,还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新区理应敢想敢干、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虢正贵言语铿锵。

  湖南湘江新区初步形成了“新区统领、园区(区县)协同、公司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同时,着力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制定了《湖南湘江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奖励扶持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等具有含金量、吸引力的支持政策。

  新区调研团队多次赴株洲、深圳、重庆、南京,学习省内外引才良策,但不笼统照搬,而是坚持目标导向,契合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目标;深入辖区内的各园区、开发区、高新企业,坚持问题导向,广征意见,明确新区缺乏哪方面人才、存在哪些困难;向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长沙市人社局咨询,剖析原有人才奖励扶持政策,并集思新区各部门和委属公司的建议,进行优化。

  “可以说,湖南湘江新区人才奖励和双创扶持政策是实事求是、集思广益、不断打磨才诞生的。” 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中杰告诉记者。

  真金白银,多层次扶持人才

  最高安家补助150万元,是今年9月湖南湘江新区出台的《办法》最夺人眼球的字眼。

  “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就有可能诞生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创业成功,就可能催生一个业态;一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就有可能拯救一个传统产业。”虢正贵介绍,《湖南湘江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奖励扶持办法(试行)》《湖南湘江新区关于支持双创平台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新区对人才的吸纳力和对“双创”的支撑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调优经济发展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细读《办法》和《意见》可以看到,坚持多层次扶持人才,此次引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高层次人才、高端人才团队、专业骨干人才、青年创业人才四类。

  对高层次人才,湖南湘江新区将从三个方面奖励扶持:安家补助。对在新区5大园区和4大核心片区首次自主购买住房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安家补助。特别贡献奖。主要针对年度税前工资薪酬在50万元及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奖励,按人才在受聘企业实际领取年度税前工资薪酬的15%-26%计算奖励额度。对柔性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工作补贴。

  对高端人才团队,将从三个方面奖励扶持:可以获得3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和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在引进企业工作期间所产生的职务发明专利,通过PCT或巴黎公约方式申请国际专利的,每件奖励5万元。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团队核心成员申报国、省人才计划。

  对专业骨干人才,其奖励扶持内容与高层次人才类似,但安家补贴金额为购房金额的10%、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对新引进全日制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青年创业人才,分别给予1.5万元、2.5万元、3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

  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中杰告诉记者,这次人才奖励政策还有“三定”的特色。

  一是定区域范围,即新区范围的五大园区和四大核心片区。二是定产业领域,即新区“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中的“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所涉及的8大产业,具体包括高端制造(含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含互联网与大数据)、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金融服务、医药及医疗健康、文化旅游、检验检测。三是定奖励对象,即创新创业人才,且只奖个人,不奖企业。

  同时,湖南湘江新区还将大力支持青年大学生创业。对来新区创业且符合相关年龄、毕业年限要求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都可以申请享受1.5万—5万元的租房和生活补贴,以满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基本生活需求。鼓励校企合作。高端制造研发类企业家到高校兼任“产业教授”,每人每年补助15万元;高校正副教授到高端制造研发类企业兼任“科技经理”,每人每年补助5万元。

  筑巢引凤,各路人才纷至沓来

  湖南湘江新区人才奖励和双创扶持政策,有着宜人的温度,直击内心,向海内外英才表达出识才、爱才、用才的决心。

  新区人才奖励和双创扶持政策出台后,省内外反响巨大,超过50家媒体进行集中报道和转载,200余人次通过来函、来信、来人进行深入咨询,有意向来湖南湘江新区投资的企业将是否适用人才奖励政策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特别是金融高管、医药及医疗健康专家这些税前年度薪酬就高度满足特别贡献奖触发线的人才,无疑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

  在华融资产综合管理处主任陶威看来,人才奖励政策出台后,华融资产认识到新区的发展机遇和优惠政策对企业未来大有裨益,立马进行洽谈对接,希望早日实现整体搬迁入主湖南金融中心。

  岳麓山大学城是湖南湘江新区一座人才“金矿”,湖南湘江新区人才政策和双创扶持政策的出台,在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高校师生中引起巨大反响,更多的人才愿意扎根湖南湘江新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对于高新企业而言,有政策“撑腰”,不仅降低企业引才成本,更能在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在竞争中进位争先。新区需要培育新经济,企业需要创新增效益,人才奖励和双创扶持政策形成的巨大吸引力,对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形成叠加效益,良性循环。

  目前,湖南湘江新区“五大园区”人才总量25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3人,省“百人计划”专家43人,长沙市“313计划”专家46人,“3635计划”专家130余人。2015年湖南省唯一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出自新区,湖南省入选2015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5位人才中新区占4席。(来源:红网 作者:卢杨屾 通讯员 熊训忠 封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